时间频率,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在网信体系建设中属于基础支撑技术。从产品分类来看,时频产品主要分为频率产品、时间同步产品两大类。其中,频率产品包括原子钟、晶振、频率组件设备三大类;时间同步产品包括时间同步板卡及模块、时间同步设备这两大类。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时间频率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军事通信、卫星导航等国防科技领域和通信、电力、交通、物联网等国民经济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需求。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时间频率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模块组件以及其他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在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均有着较大的应用需求。而在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的法律法规来推动时间频率行业的发展,例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等,均体现了政府对我国时间频率产业的大力支持。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4年时间频率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时间频率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支撑基础之一,在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斗导航工程的加快开展,移动通信、军事信息化等下游领域的持续发展,为我国时间频率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强大动力。具体来看,从2014年的133.2亿元发展到2019年,我国时间频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8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8%;预计在未来,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时间频率市场规模仍有增长潜力,行业也持续向好发展。
从企业角度来看,由于时间频率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市场竞争者数量众多。在原子钟行业,主要由Symmetricom(美国)、OSA(瑞士)、SpectraTime(法国)以及天奥电子、航天203所等本土企业或机构占据主导;在晶振行业,主要由HOSONIC、爱普生拓优科梦、台湾昌技等占据主导;而在时间同步行业,主要由Symmetricom(美国)、OSA(瑞士)、天奥电子、西安宏泰、赛思电子等占据主导地位。总的来看,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本土时间频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
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时间频率在国防科技领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持续利好,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但就目前来看,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我国本土时间频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51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