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至11日,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8日下午,“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发布展示活动如期举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向世界发布展示“北斗系统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
冉承其表示,“万物互联、人工智能”的信息化数字时代正在到来,它需要“更高性能、更加可靠、更好服务”的时空底座。作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供应商之一的中国北斗,已在2020年完成了全球组网,开始向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北斗时空基准正在为全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广袤的非洲大陆,30多个国家正在应用北斗。莫桑比克万顷水稻上,基于北斗的无人机大大提高了植保作业效率。布基纳法索的一家新医院因北斗,让建筑测绘时间节省一半,它的快速建成对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当地传染病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因北斗而受益的还有塞内加尔的高速公路建设。
在我们亚洲,塔吉克斯坦的萨雷兹湖大坝监测、中吉乌公路贯通、中哈原油管道输送、中欧班列的日常运行,都离不开北斗高精度定位的默默守护。此外,在阿拉伯国家、在东盟,北斗应用日益广泛,涵盖农业生产、城市治理、野生动物保护等各个领域。
面向世界,北斗已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标准体系,正加快融入国际工业体系。独具特色的短报文通信可以让用户发送精确位置和信息,这无疑能让搜救领域实现“质”的变革。甚至可以与手机完美融合,“一机在手,永不失联”。
来源: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图: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51409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