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海时中心“泉州燃气霞美门站高边坡自动化监测预警项目”圆满验收

2022.12.29 分享到:

海时中心“泉州燃气霞美门站高边坡自动化监测预警项目”圆满验收!由海时中心安装的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对霞美门站高边坡进行连续自动化监测,全程掌控边坡变形发展趋势,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和及时提前预警,避免边坡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减小可能的财产损失。


一、项目概况

燃气储配站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用于城市燃气输配系统中储存和分配燃气。霞美门站是由南安储配站改建而成,占地面积5364.08m²,主要接收中石油西气东输气源,最大日供气量480万方/小时。

海时中心项目团队经实地考察,发现霞美门站边坡岩体表面已出现裂痕,上方基岩表面多处出现水泥浆体外渗,一旦发生事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高边坡在工程加固治理后,仍需进行长期监测。

燃气推文图片1

结合当前治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监测的能力,海时中心采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对边坡区域进行连续自动化监测,形成数据台账。通过对高边坡变形过程自动化监测和全范围连续性分析,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告警。


二、解决方案

海时中心基于北斗差分基准站与自动化传感设备,构建高边坡自动化监测系统,秉承“多维数据采集、自动化观测、智能分析、精确告警”的实施原则,通过对变形量、降雨量等多数据融合分析,实现精准安全告警,为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燃气推文图片2

燃气推文图片3

海时中心通过北斗高精度定位,结合物联网及大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对边坡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基于高边坡全景图,在一张图将高边坡变形监测数据、雨量数据、告警数据、分析图表等可视化展示,全面实现数据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燃气推文图片4

结合降雨量等相关数据融合分析,建立边坡变形阈值分析,为安全生产辅助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全面提升燃气站安全管理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高边坡风险,海时中心依据安全生产四色图的要求,按照重大、较大、一般、低风险四个等级分类,对应发出红、橙、黄、蓝四级告警信号,并通过短信、微信消息通知到相关人员,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为燃气智慧化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三、系统特色

(1)数据可视化管理。基于高边坡全景图,实现在一张图将高边坡变形监测数据、雨量数据、告警数据、分析图表等可视化展示,全面实现数据可视化动态化管理。

(2)全天候自动化监测。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够补充高边坡实时持续数据监测的不足,实现连续数据采集、运算、传输,可按照小时、日、月、年等时段即时输出报告,为燃气站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撑。

(3)北斗与物联网融合。依托北斗三代卫星、4G移动网,基于北斗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多传感器技术、后台数据中心高精度解算等关键技术,建立相关量算法模型,实现高边坡告警,形成完善的边坡变形监测流程和报告。

(4)高精度位移测量。基于载波相位差分辅助定位、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精密卫星星历算法及大数据处理技术,经周期性数据处理后,系统实现水平位移测量精度达2—3mm左右,高程精度达3—5mm左右。

(5)多维数据融合,开放架构。采用先进技术架构,实现高边坡变形测量数据、降雨量等多维大数据融合,依托相关数据标准,保障与已建和新建系统实现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6)高可靠数据监测。位移监测一体机采用宽温、全封闭式设计,有效实现抗高温、防尘、防电磁干扰、防腐蚀等功能,在各种恶劣的现场环境下均能持续稳定工作;监测前端采用市电供电,并配备UPS电池,保障极端环境下可以持续对高边坡进行监测。


四、海时中心简介

海上丝绸之路时间中心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与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在福建省泉州市挂牌成立。自成立以来,着力于建设服务福建省重点城市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优先重点区域和重要单位提供授时精度优于百皮秒的精准时间频率服务,同时以大科学装置为核心,围绕时空大数据传输、存储、挖掘、灾备、应用,融入从科学研究、科技交流、运控管理到衍生产业的时空产业全链条,也将致力于使泉州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时空产业新高地。


五、相关场景衍生

2022年,海时中心依托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对泉州燃气霞美门站高边坡、彭村水库大坝、永春公路边坡实施自动化监测与预警,解决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难题,进一步提升北斗技术在边坡、大坝灾害监测与预警中的应用能力,为防灾减灾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除了在水库大坝、边坡形变监测上,未来,海时中心将依托北斗“一带一路”高精度位置与时间服务技术,不断将该技术应用于山体滑坡、尾矿库、水库大坝、老旧危房等自动化安全监测领域,进行科学研判和预警,及时发现灾害风险隐患,提高灾害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




上一条返回列表下一条